2019.04.30.廟前戲台

下班夜歸,走路回家的半途聽到戲曲聲。循聲來到慈聖宮廟埕,果然正搬演著俚俗的歌仔戲。棚架底下大夥塑膠椅隨意坐著、手裡搖扇。聽台上的橋段襲來,笑聲不絕。

住在傳統的老街區就有這好處,不時會在各廟宇前巧遇各種民俗活動。或許不太現代、可能不太精緻。但那氣氛總是隨意又熱鬧,讓人覺得這樣簡單快樂的日子也真不壞。

2019.03.30.大稻埕慈聖宮

慈聖宮,又稱作是大稻埕媽祖廟,最早由同安人從福建請來、建於艋舺。頂下郊拚時遷至現今民生迪化街,因座落大「稻」埕又臨淡「江」(淡水河)而又被稱作「稻江媽祖」。後來又經兩度遷建,才抵達現在所在的保安街巷內。

說起慈聖宮,平常時日的饕客恐怕還比香客多得多。因為前面一排小吃攤可是很夠水準的。我自己在學生時第一次來訪,其實也是覓食來著。到現在假日近午,往往是整個廟埕兩側擺滿桌椅坐滿人,十分熱鬧。

不過搬來這裡之後,比較有時間好好四處晃晃看看,反倒喜歡上廟裡的氣氛。慈聖宮裡整理得頗潔淨,植栽不過度精緻而自然,不大而人少的空間可以舒服地靜靜地待一下子。從喧騰歡笑的廟埕走進來,特別能體會到鬧中取靜的閒適感。

2019.03.01.餅乾打人

鄰近的橋邊大樓落成後,一樓的幾個小店面開了幾間小店。其中一間是手工餅乾店,家庭式橙黃色調的風格,似乎得過許多獎項。不過由於並沒有特別愛吃餅乾,而且這一類的新店家實在太多,所以一直都沒試過。

後來有個週末從市場買菜回來,想喝咖啡,就在隔壁買了拿鐵。順便就想說,那也買個餅乾好了。店裡主力是圓片狀的手工餅乾,另外也有幾樣圓形雪球、鳳梨酥等點心。

試吃的餅乾很香,配上店家請的熱茶更覺得滿足。餅乾口味除了檸檬、蔓越莓、烏龍茶、起司等等,還有許多香料系列的,包含洋蔥、青蔥、辣椒、九層塔之類的,吃得出實在的味道。店裡除了已經包裝好的方式,也可以拿盤子自己從四周的玻璃罐裡挑選夾取喜歡的口味,再一起秤重算錢即可。帶自己的保鮮盒當然也沒有問題,有種在地的、小鎮鄰居似的溫馨感~

2019.01.12.黑點雞肉

住在老市區的好處,就是那些好的、老的小吃店,很多都藏在小街小巷裡頭,讓人走著走著有意外之喜。這間位置在華亭街靠近南京西路口,就是有次去斜對面的麵攤沒開,一個轉頭才發現的。

明明賣的是黑白切一類的豪邁食物,卻意外清爽,尤其是湯。白切雞肉略貴但值得那個好吃,半熟滷蛋也總是誘人。配個香香的雞油飯或湯麵就覺得好豐盛了吶。

2018.12.31.老街尾巴的約翰屈伏塔

一般大眾熟悉的迪化街其實只是一段。迪化街二段在經過民權西路,也就是台北橋下之後,繼續向北偏東往大龍峒。這段路彎彎曲曲,就像條貓尾巴。第一次走,特別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。

這路上我印象最深的景色就是這個了。人家拿了電影“斷箭”的橫幅海報遮起來的牆面。看著老約堅定的下巴,每次經過都感到在地與國際、現時與從前的錯亂,有滿滿的惡趣味~

2018.12.23.老綿成

老綿成位置在迪化街偏北,接近台北橋的地方。走過這個路段時,很難不被他們店門口琳瑯滿目的鮮豔燈籠給吸引而佇足。之前曾經因為一時間沒找有喜歡的燈罩,乾脆就跑來買了個小紙燈籠替代。今天經過挑了條手帕,順便跟老闆娘拿了名片,才知道這老綿成成立竟然早在1915年。還真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吶。

燈籠老店可不只賣燈籠。從紙跟布這兩大素材出發,也發展出了許多有意思的「週邊商品」,比如說包包提袋、扇子、書套、抱枕套等等。而且每隔一陣子去,好像總會因為又看到些新東西而感到驚奇。雖然我自己生活上其實用不太到這些產品的,但每次經過隨手翻翻看看這些美麗的紙張與布料,就覺得心情很愉快呢~

2018.09.22.富自山中

迪化街以南北貨著稱,大眾印象中多半停留在繽紛雜亂的擺設,以及堆滿藥材、乾貨、堅果的擁擠騎樓。老店固然有老店的氣氛,卻不免漸漸過時。儘管拍起照來逛起街來感覺仍然很不錯,但回頭想想,從前此地之所以興盛之所以人來人往,可不是因為這些老派氣氛吶。可以想見,當年店家賣的不會是一些低價卻難保品質的貨色,多半是貨好價實在,才能傳承幾十年至今。以現代用語來說,就是「選物」吧。

所幸,在比較不核心地段的幾間商家已經開始走向下一個世代。其中一家就是這間「富自山中」,位在迪化街稍微偏北的地方,舊名富山行。看資料說是在前兩年借助政府輔導,由第二代著手,將整個風格做了大改造。精簡的設計、一目瞭然的說明、好進出好逛看的空間感,走過路過很難不被吸引住。

最近我接連光顧了好幾趟,買些堅果、魚乾等零食,老闆娘與店員招呼得親切而不給壓力。回家吃了,也確實給我「貨好價實在」的滿意。這樣的滿意度久了就會沉澱成信任感。類似的店家多了,就會產生理想的生活氛圍。

下次有路過,不妨進去看看~

2018.09.08.十連棟

迪化街尾巴快到台北橋這一帶,不是多數遊客會佇足的地方,通常是來往捷運站時經過而已。然而路過時候,往往會被這一排整整齊齊又帶點洋派的舊房子吸引住。

這一組建築稱作「十連棟」,是幾個大家族在日治時期,順應整頓街道建築的政策,共同將原地參差不齊的房子,改建為新式的二層樓房屋。當時主要是作為五家碾米廠及一家縫衣線工廠之用。多年之後,此地再度改建成現代大樓時,完整保留了舊建築的騎樓。除了成為新大樓一樓各店家的延伸空間,也常見到一些劇組在此拍攝。

偶爾散步時會刻意拐進新舊建築間的走道,左右顧盼,幻想自己彷彿正站在歷史洪流中。

2018.08.07.涼州街美而美

大概每個台灣人都有自己家附近,熟悉的那家美而美,或者叫美又美,或者叫麥味登或拉亞或其他。就像許多地方小吃有時就因為太常見了,反而會被在地人給忽略。台灣這種琳瑯滿目的早餐百貨,在我心中其實跟港澳的茶餐廳地位相當,總覺得是很值得帶外國朋友體驗一下的在地飲食文化。

涼州街的這間位置在慈聖宮巷口。不是離我最近的,卻是我週末閒暇日子最常吃的。原因無他,就喜歡那種老派的氣氛。照片裡如果看得清楚牆上菜單的話,應該會發現有許多餐點的價位尾數是零錢。例如我點最多的腓力雞堡34元、加蛋42,紅茶中杯則是16塊錢。你就知道這是間不好意思給老客人漲價的良心店家。再仔細看,他們連香雞堡旁邊還標注了是重組肉。我第一次注意到時,心中想說,這也太老實了吧。這種平實的態度就跟他們的餐點一樣,是平凡而日常的好味道。

2018.05.26.太平陸橋

太平陸橋在涼州街口橫跨延平北路二段,西側是永樂國小,東側是太平國小。造型不是太特別,所以雖然常常經過,但一直沒有什麼印象。直到前陣子為了寫關於大稻埕歷史故事的稿子,查了點資料,才發現這座陸橋實在是見證著這附近地方的近代發展。

話說清領末年,大稻埕一帶就以茶葉貿易崛起,成為台灣的商業重鎮。進入日治時期,市區發展從迪化街擴大到延平北路來。迪化街舊稱永樂町通,附近就是永樂町;延平北路舊稱太平町通,附近就是太平町。

1898年在現在的永樂國小及太平國小的位置創設「大稻埕公學校」時,這裡還是一整塊完整的校地。直到1909年太平町通闢建,就將校地一分為二,然後漸漸發展成獨立的兩所學校。

到了1960年代,台北進入快速現代化階段。在高速公路通車前,車輛多由台北橋進出台北。接在台北橋頭的延平北路,自然成為交通幹道之一。因應都市化的交通變化,當時政府在各地多有興建陸橋的政策。而大稻埕的中藥商游俊成先生擔心道路兩側學童往來的安全,便捐款興建這座陸橋。1968年啟用時,原名叫作「平樂人行陸橋」,也成為台北的第一座陸橋。

近幾年,台北市區的陸橋因需求不再,開始逐步拆除。太平陸橋則有賴地方人士的奔走,最後成功被保留下來。想想有趣,未來說不定大家都要來這裡,才能看到陸橋呢~